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为进一步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同学们的责任感、使命感,音乐学院于4月22日上午在逸夫楼音乐厅邀请内蒙古自治区“最美高校辅导员”范欣老师举办了“青春时习之,责任常在肩”主题讲座。音乐学院学生分会主席团成员刘佳琪主持,团总支书记越鸣珂以及263名同学参加本次讲座。
范欣从抗美援朝纪念日、长津湖、抗击疫情、中国速度等实例展开,为我们讲述要做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广大青年生逢其时,应不负党和国家、民族的期盼,把时代重任扛在肩上。
讲座中范欣带领同学们观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近3年优秀毕业生代表录制的视频。他们现在在不同的领域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闪闪发光。几位优秀的师哥师姐们为同学们提供了要在大学生活中要建立一个目标、要主动参加比赛,注重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要自觉锻炼身体,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等建议。最后范欣向同学们强调要根据自身情况,借鉴优秀学长的成长经验,在短暂的大学生活中,充分汲取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夯实好青春基础,早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如今的中国在我们手上,它是无数先辈和先烈捧到我们手中的。青年作为强国复兴的接续奋斗者,有责任跑好历史的接力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青年,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
本次讲座提升了同学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到了在大学应该如何去分配精力,如何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不断趋近于梦想的实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要把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连接在一起,让我们以昂扬的奋斗姿态,与美好的新时代“双向奔赴”!
范欣,中共党员,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办主任,国家二级心里咨询师。内蒙古自治区“最美高校辅导员”;内蒙古自治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校巡讲团讲师,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内蒙古赛区“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30余项,所带17政教班级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班集体”。